发挥志愿服务在社区服务的积​极作用

发布时间:2021-11-19 发布者:广州青年志愿者

发挥志愿服务在社区服务的积极作用

摘要:1月17日和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对志愿服务作出重要指示,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深入研究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服务的基本理论、重要意义和开展志愿服务在社区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对更好地将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终实现以志愿服务带动社区服务,以社区服务促进志愿服务。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积极作用

 

一、社区志愿服务基本理论
1.1志愿服务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志愿服务这一概念引入我国,1994年12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拥有志愿服务团队,随着时代的发展,志愿服务也得到了飞速发展。2001年,联合国宣布该年为“国际志愿者年”,自此,志愿服务获得了长足发展。志愿服务是指个人不计报酬,自愿贡献出时间和精力,为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完善社会福利而提供的服务。
1.2社区服务的概念

社区服务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但很少直接使用“社区服务”这个词,一般为“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服务”“社区照顾”等词语。“社区服务”一词在我国最早使用,不同学者对其定义不同。本文将社区服务定义为:为满足居民各种需求,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在政府的主导下,以社区组织和成员为依托,大力发挥社区资源,并服务于全体社区居民的一种公益性活动。
1.3志愿服务的特点

自愿性:志愿服务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愿性,是指志愿服务人员在不受他人强迫的情况下,自己愿意主动参与志愿服务。

无偿性:志愿服务第二大特点就是无偿性,是指志愿服务人员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不收取任何的好处或利益。

公益性:志愿服务另一特点就是公益性,是指志愿服务人员参与的志愿活动是为了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

组织性:志愿服务第四特点就是组织性,是指志愿服务人员参与的志愿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不是单一的。
1.4社区服务的特点

社区服务主体多元化:社区服务包括地方政府(含派出机构)、非政府组织、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专业社区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等。

社区服务对象普遍化:社区服务对象涵盖范围广,并非局限于社区弱势群体,如失业、老弱病残;而是囊括了社区所有成员。

社区服务内容多样化:社区服务内容不是单一存在的,几乎覆盖了社区所有的活动,如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等。

社区服务目的公益化:社区服务注重社会效益,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以营利为目的。

社区服务意识自主化:社区服务不是强制性要求,而是在社区成员有意识的自发情况下,以社区成员自助和互助服务为基础,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


二、开展志愿服务在社区服务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

开展志愿服务可以促进社会正气在社区内有效传播,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当前有部分人认为做好人难,做好事难,苦于没有途径去做好事。而志愿服务正好解决了这一困扰,志愿服务是一个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对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递并汇聚社会正能量、营造和谐美好社区氛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风气的提高,必须牢牢抓住志愿服务,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弘扬雷锋精神,让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2.2有利于创建和谐社区

开展志愿服务可以加快和谐社区的建设,有利于创建和谐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活动;另一方面,在社区建设活动中可以改善社区人际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净化社区风气;最终,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重要推手。同时,社区通过志愿服务这一平台,提升居民的归属感,最终实现社区和谐稳定。
2.3有利于共建区域文明

开展志愿服务可以推动社区文明建设,有利于共建区域文明。上文介绍了志愿服务的多种特征,这些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围绕社区服务的实际情况,各社区共同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服务、文明交通执勤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手牵手献爱心等活动,为社区的区域文明建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辐射周边区域,为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2.4有利于推动社区党建

开展志愿服务可以推进基层制度建设,有利于推动社区党建。志愿服务具有组织性,各社区党委将党员志愿服务作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推进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使广大党员争当先锋有抓手,服务群众有舞台,发挥作用有载体,全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三、开展志愿服务在社区服务的积极作用
3.1增强社区凝聚力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地方,可供休闲和娱乐以及放松。由于社区居民的学历、工作背景、个人兴趣爱好等不同,在实践过程中难以统一。志愿服务克服了这一困难,通过组建各种团队的形式把有相同爱好的人们组织起来,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例如声乐、摄影、书法、绘画、舞蹈、戏曲等。在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中,社区把志愿者的活动视作宣传工作、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延伸。这样不仅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而且这些文化活动贴近居民、贴近生活,使社区居民在参与文化活动中讲究科学,提高知识,倡导卫生,促进健康,从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2丰富社区文化内涵,传播精神文明新风。

自志愿服务在社区开展以来,社区文化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志愿服务以公民道德建设为主线,以科普活动为抓手,将社区文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的结合,从而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内涵。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通过发动志愿者创建文明楼,开展环境整治,增强志愿者“社区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和文化社区建设的责任感,进而带动全体居民,传播精神文明新风。
3.3开展社区文艺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社区把志愿者组成团队以来,每年都和居民群众一起,根据不同季节,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健康向上的文艺娱乐活动。例如春节举办“元宵灯会”,夏季举办“相约周来”、秋季举办“中秋之声”文艺联欢活动、卡拉0K大赛,冬季举办迎新春联欢会等大型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此外,志愿者们还利用节假日开展迎“三八”、“七一”、庆“十一”、“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大力弘扬友爱、互助、文明的社区精神。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增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3.4抑制不良思潮侵入,构建美好和谐社会。

志愿服务不但繁荣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改变了部分群众的不良陋习。退休老人、青年学生等不同身份的居民,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或是打发无聊时光,或是体验助人为乐的心情,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使得邻里之间和睦互助,社会风气良好,凝聚了社区民心。值得注意的是,志愿服务有力地抑制了邪教组织及民族分裂势力的浸入。

目前,社区广场文化、小区文化、节庆文化等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蓬勃开展,一种传播先进、健康、向上的文化,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文化氛围已初步形成。社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立足于基层、面向社会,可以有效地帮助弱势群体,优化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小区平安,构建美好和谐社会。
3.5加强突发事件管理,培养社区应急能力。

天灾人祸都有可能给社区带来灾难,志愿者在突发事件中起积极而勇敢作用。由于非常规突发事件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规模发生,一旦发生,其灾害程度往往超过人们的想象,政府救援力量往往出现不够用的情况。疫情的到来让大家猝不及防,但是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为政府人员减轻了部分负担,帮助了社区居民,使得社区在应对突发状况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志愿者组织参与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在国际上已成为惯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志愿者组织也已发展成为重要力量。由于近年来国内外非常规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我国也加强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志愿者组织也成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方面的中坚力量。
四、结语

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础组织,是我国政府加快社会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反映社会和谐程度的晴雨表。志愿服务不仅承接政府的部分职能,解决民生问题助推居民自治,还高效整合资源提供了多元化的社区服务,对于社区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构建和谐美好社区奠定基础,更为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筑牢基石。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志愿在线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