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为“重要窗口”建设作贡献,对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大赛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8-05 发布者: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
志愿服务为“重要窗口”建设作贡献
——对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几点思考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培训专家
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教授
谭 建 光
近期,习近平同志在浙江考察的时候提出的定位和要求是“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为此,全省上下都围绕当好“重要窗口”开展探索和创新。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志愿者协会主办,浙江省团校承办的2020年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开展申报和评审工作大赛紧紧围绕为“重要窗口”建设作出贡献的要求,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灵活创新优势,让各个项目更有社会效益、更有社会影响,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我作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培训专家、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论研究专家,从2016年以来多次应邀担任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主评委之一,同时也深入西湖区、上城区、北仑区、诸暨市、慈溪市、桐庐县等进行调查辅导,对于志愿组织和服务项目有较多的了解。为此,提供一些思考观点,提供交流分享。
图一:宁波市北仑区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的车间作业现场。(引自央视记者段德文、邢彬拍摄)
为此,浙江省各地区的志愿组织策划和实施“益企牵手”服务项目,一方面关心和关注企业发展的困难与需求,提供资源链接、政策支持等帮助;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员工组成志愿者,与企业共度时艰、化解危机、创造机遇、谋求发展。这样,志愿组织关注和帮助企业发展,与企业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营造发展良好环境,共同创造出志愿服务的新项目新特色。这样,浙江省志愿组织围绕创新创业“重要窗口”建设,探索新路径、策划新项目、实施新服务,作出积极的贡献。
春风化雨:为社会治理“重要窗口”作贡献
当前,中国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风险陆续出现,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和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化解风险、推动社会发展。为此,各地区志愿组织积极探索和实施治理创新项目,在帮助服
我们在西湖区的青芝坞社区志愿服务的时候看到,通过“志愿3.0”信息系统的支持,建立“益商联盟”,凡是社区志愿者、游客志愿者、外国人志愿者等在“志愿汇”注册,参与服务两个小时以上,就能够获得商家优惠、民宿优惠等;同时商家食店参与志愿服务回馈活动也获得社会赞誉和信用提升。如今,“志愿3.0”体系融入社区治理工作、社区文化活动、居民生活实惠、社会公益慈善等方方面面,成为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提升志愿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
服务对象解决困难、改善生活的同时,调解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环境。鄞州区平安建设志愿者联合会、行思小娘舅调解服务中心的“春风化雨”项目,就是调解志愿者介入信访工作项目将人民调解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作为第三方社会力量直接参与政府信访接待、调解工作,通过“坐诊式”现场接访、“包案式”积案化解、“零接触”信访云代办等志愿服务,缓解信访压力、分流信访案件,一定程度化解积案或者降低信访次数。
图二:“春风化雨”项目志愿者为来访群众提供依法治理的咨询服务(引自大赛照片)。
此外,还有“共享共治、文明启杭”、“红色老墙门”、“楼道红管家”等项目,都是立足社区、乡村需求,解决群众面临的具体困难与问题,通过协商治理营造友善和睦的生活环境。因此,浙江省在党政部门、法律机构、社工机构、、志愿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分析和解决社会转型面临的风险问题,积极探寻预防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走进外国人生活的小区、走进留学生公寓,一方面介绍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措施,帮助外国人更快了解社区、融入生活;另一方面询问和了解外国人员的具体需求、具体困难,千方百计帮助改善条件、解决问题。同时,吸引来自多个国家的外国人员组建“联合国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自己的“昵称”),进行自我帮助、自我协调。其中,对于一些因为不了解中国政策和措施,不适应社区治理环境,产生小矛盾、小冲突的现象。外国人志愿者借助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的优势,主动进行劝说和引导,达到良好的协调效果。目前,浙江省的许多大型企业、网络公司都拥有外国经营人员、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熟练工人;许多高校都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还有不少外国人前来创业发展、自谋职业;各地区的国际合作交往日趋频繁,城市生活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为此,围绕国际赛会志愿服务、“新丝路”国际合作志愿服务、国际文化交往志愿服务的项目越来越多,青年志愿者积极探索关心和帮助外国人的有效方式,外国人志愿者也成为自我服务的重要力量。和解决的有效路径,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图三:“红星乡邻”项目志愿者为吉林延边山区农村提供指导帮助(引自大赛照片)。
特别是在红领之家志愿者负责人陈军浩的指导下,今年五一前夕,吉林省延边洲汪清县罗子沟镇西碱村任义书记,成为“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开播以来吉林省第一名。这一喜讯,也带动更多的贫困山区村书记、党员、青年积极探寻“产业更新”、“乡村建设”、“直播带货”、“网络推介”等路径,为贫困山区发展创造新机遇。浙江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不仅仅为本省浙北地区脱贫攻坚提供服务,也为全国山区农村特别是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脱贫攻坚提供服务,作出贡献。
贫髓相逢:为关爱扶助“重要窗口”作贡献
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的时候提出,“要把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方面。”为此,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大赛也将重点放在关爱和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解决特殊困难问题等方面。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志愿服务队的“贫髓相逢、筑梦同行”项目以“为消除地贫而行动”为目标,以“守护地贫患儿家庭的中国梦”为己任,以“家为理念,患者为中心,构筑和谐温暖的医患关系”为宗旨,综合开展宣传、关怀和救助活动。目前,该项目已开展了骨髓库扩容动员,地贫防治筛查宣传,协助患者申请慈善救助金等行动,服务时长达2000余学时。
图四:“贫髓相逢”项目志愿者开展关爱和帮助地贫病人的服务(引自大赛照片)。
此外,东海工匠“修而立”助残技能培训志愿服务项目,湖州彩虹公益服务助学“血浓情浓、点亮生命”关爱白血病患者项目,浙江医院志愿者团队“向阳花、守护生命”社区安宁疗护项目等等,都是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特殊病患群体的需求,开展深入细致、长期贴心的关爱和帮助。这些志愿者团队的服务逐渐走向专业化和常态化,为解决社会问题、解决对象困难,提供非常有效的扶助。
麦穗上的蓝之梦:为筑梦成长“重要窗口”做贡献
青少年全民健康成长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关系国家事业的未来,浙江省各类志愿组织围绕关爱助学、素质扶助,策划和设计丰富多样的项目。如国家税务总局台州市税务局团委与志愿者团队申报的“麦穗上的蓝之梦”项目,就是针对台州市困境留守流动儿童开展的包括关爱教室建设、兴趣课程开发、职业科普体验、亲子关系重塑、家庭心理援助、安全防护教育在内的素养提升计划。项目通过改善困境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弥补其个体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缺失,尝试建立“学生养成-学校支持-家庭受益”的困境留守流动儿童素养提升和社区支援体系。
图五:“麦穗上的蓝之梦”项目志愿者开展助学服务活动(引自大赛照片)。
衢州志愿者“阳光童梦课堂”用科技之光为山区孩子点亮梦想项目;嘉兴市“红船伴我成长”党员志愿者助力困境儿童成长服务项目;浙江工商大学志愿者“童心工社”乡村楼首尔塔创新素质培养及文化传统传承项目等,都是围绕各类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失学儿童、困境儿童所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开展多样化、有特色的志愿服务。这些星星点点、分布广泛的志愿服务项目,对于关爱少年儿童、帮助少年儿童、激励少年儿童、成就少年儿童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党和国家的接班人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片叶子:为青山绿水“重要窗口”作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并且对于黄社村种植“安吉白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做法予以肯定。这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志愿服务队的“一片叶子”项目再次引起关注和重视。安吉县黄杜村在向西部地区捐赠约19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后,为帮助受捐地把茶苗种出效益,志愿服务队赴各地开展了指导工作。自2018年起,累计派出51批311人次。其中,现场解决水土保持等种植技术问题27个,指导完成土地整理7217亩,通过现场会、视频会议等方式,累计培训贫困户42批次1271户,指导技术人员、管理人员33批次208人。2020年茶季,接受捐赠的三省四县采摘鲜叶6000余斤,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与此同时,不断绿化和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图六:“一片叶子”项目志愿者在结对山区扶贫和环保服务交流(引自大赛照片)。
志愿3.0:为网络时代“重要窗口”作贡献
网络改变世界、网络改变生活,这种语言很快就成为现实,不仅仅促进人民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也促进国家治理方式和国家发展方式的极大变化。浙江省志愿者配合“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的建设,探索和开发富有活力、富有激励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杭州市西湖区团委、志愿者协会申报的“志愿服务体系3.0”项目正是这种探索的成果。自2019年10月起,西湖区打造了全国首个以志愿服务时长认证机制为重点的志愿服务数据化基础平台,探索以数据化为基础、以项目化为内容实现志愿服务全过程一体化的在线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志愿服务从提供社会服务向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跨越。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的批示肯定,也受到广大志愿者和群众的好评。
图七:“志愿3.0”项目面向社区志愿者的信息服务栏目(引自大赛照片)。
我们在西湖区的青芝坞社区志愿服务的时候看到,通过“志愿3.0”信息系统的支持,建立“益商联盟”,凡是社区志愿者、游客志愿者、外国人志愿者等在“志愿汇”注册,参与服务两个小时以上,就能够获得商家优惠、民宿优惠等;同时商家食店参与志愿服务回馈活动也获得社会赞誉和信用提升。如今,“志愿3.0”体系融入社区治理工作、社区文化活动、居民生活实惠、社会公益慈善等方方面面,成为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提升志愿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
阳光新丝路:为国际合作“重要窗口”作贡献
中国新时代的发展繁荣,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浙江省作为沿海开放地区、国际合作“重要窗口”,志愿者就配合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探索国际领域的志愿服务合作项目。既有派遣青年志愿者前往亚洲、非洲等国家开展“援外志愿服务”,也有积极参与“G20峰会”志愿服务、亚运会志愿服务等大型国际赛会志愿服务,还针对高校、企业等国际合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金华市的“阳光新丝路”就是“国际国内、六方合作”的志愿服务特色项目。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日趋频繁,在金华市留学和创业、经营的各国人士增多,达到数千人。其中,仅仅在婺城区新狮街道辖区内的浙江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就有700多人,来自亚洲国家、非洲国家等等。由于各国语言差异、生活习惯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等,为社区治理和生活融入带来一些困难。这时候,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妇女志愿者、专业志愿者、干警志愿者等合作关心和帮助外国来华人员、外国留学生,也吸引一些留学生参与志愿组织,积极参加关爱互助的服务,解决生活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图八:“阳关新丝路”外籍志愿者参与社会协商治理服务(引自金华日报照片)。
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走进外国人生活的小区、走进留学生公寓,一方面介绍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措施,帮助外国人更快了解社区、融入生活;另一方面询问和了解外国人员的具体需求、具体困难,千方百计帮助改善条件、解决问题。同时,吸引来自多个国家的外国人员组建“联合国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自己的“昵称”),进行自我帮助、自我协调。其中,对于一些因为不了解中国政策和措施,不适应社区治理环境,产生小矛盾、小冲突的现象。外国人志愿者借助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的优势,主动进行劝说和引导,达到良好的协调效果。目前,浙江省的许多大型企业、网络公司都拥有外国经营人员、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熟练工人;许多高校都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还有不少外国人前来创业发展、自谋职业;各地区的国际合作交往日趋频繁,城市生活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为此,围绕国际赛会志愿服务、“新丝路”国际合作志愿服务、国际文化交往志愿服务的项目越来越多,青年志愿者积极探索关心和帮助外国人的有效方式,外国人志愿者也成为自我服务的重要力量。
浙江省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围绕“重要窗口”建设,积极探索有效服务创新创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关爱互助、生态环保、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产生许多值得关注的项目和案例,值得关注和研究。
热门话题更多>>
11月15日,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在“..[查看详细]
2020-07-07 20:14
作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前沿地带,广州南沙区虽然起..[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7
志愿服务是在不求回报、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4
在这个红色燃烧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属于青年人的节日..[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0
今年3月,由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打造的“志愿部落”..[查看详细]
2020-07-07 19:56
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顺应时代潮流,开展..[查看详细]
2020-07-07 19:28
5月4日,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举行“青..[查看详细]
2020-07-07 19:21
6月24日,由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承办的一场别开生..[查看详细]
2020-07-07 18:49
6月24日,白云区委宣传部、团区委联合鹤龙街、青..[查看详细]
2020-07-07 18:40
直播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热的“互联网风口”之一,吸纳..[查看详细]
2020-07-07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