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志愿者风采】我院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1-01-16 发布者:安徽大学文学院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引发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我院学生积极参与当地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家乡的抗疫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9级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马丽云在看到招募青年防疫志愿者公告后,主动打电话到安徽省蚌埠市的幸福社区,并于2月9日成为一名志愿者,和马丽云一同成为志愿者的还有她的双胞胎姐姐马丽琴。在防疫工作中,她们并没有畏惧家乡蚌埠市严重的疫情情况,而是认真地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登记出入人员,并进行疫情防控的知识宣传。姐妹俩的妈妈经常会不辞劳累地为医院和卫健委一线的抗疫人员送去一日三顿的公益餐。“一方面确实是妈妈的行为让我萌生了参加抗疫的想法。另一方面是因为看到了疫情蔓延的新闻,感到很揪心,所以我想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谈及参加防疫工作的原因,马丽云认真地说道。

作为一名志愿者,马丽云每天都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有一天当地下大雪,夜晚里,马丽云与志愿者们只好在一顶仅有简陋的桌子并且灌风的帐篷中,借着一名志愿者从家里拿来的电热扇的温度继续进行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马丽云并未轻言放弃,仍然选择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奋战到底。在工作期间,保安人员和马丽云所在的志愿者队伍合作,在香榭兰庭和幸福家园两个小区内分区域排查出入人员。有时马丽云也需要在小区出入口登记出入人员时,为居民分发口罩。“这些天我们在每个小区的出入口发2到3次口罩,社区的居民们一般是按身份证或按户领口罩,这些视情况而定。”她说道。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马丽云在大学期间积极投身于各种社团组织和志愿活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践行了共青团员迎难而上、积极行动的价值追求。她加入了湖畔报社,还曾参与过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带动大学生参与公益的“善行100”活动。马丽云积极向上的行为表现体现出了她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实现青春价值的理想信念。

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蓝石小区门口,有一位志愿者在认真仔细地测量出入人员的体温、登记并核对出入人员的信息。她叫张雯,2019级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一名大一学生。在社区招募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时,她毅然报名:“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这是责无旁贷的,我想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小区实行限制出入次数的防控措施,部分居民却对此不理解,有的甚至和志愿者发生争吵。对于此类情况,张雯总是耐心地劝说居民并讲解相关知识,让他们认识到防控疫情的重要性。张雯回忆说,有次一位老太太上午出去买药结果附近药店关门,所以她准备下午再出门买药,但是按规定一天不可以出去两次。她和其他的志愿者了解到老太太每天必须吃药的情况后,联系了很多人才问到一家开门的药店,药店店主知道后主动给老人送来了药。正是张雯悉心负责的态度让居民感受到了安心和温暖。

在防疫工作期间,张雯还遇到了狂风暴雨等恶劣的天气情况,大风甚至把值夜班的帐篷吹翻。尽管风雨交加,她仍坚守在棚里值岗,做好自己的工作。她说道:“防疫工作是守护我们家园的坚硬盾牌,只有防疫工作做到位了我们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小区住户的安全。”

学校里的张雯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面对此次疫情,她提出志愿者们要“胆大心细”,只要防护措施做到位,就不怕被传染。她还提倡要做到不传谣、不造谣,向身边不了解的人多普及一些疫情知识并做好自己的安全防护工作。心中有大义,何惧风和雨?张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新青年面对疫情时的无畏与担当。

疫情当前,青年不怯。正是一位位像马丽云张雯这样的青年大学生投身于志愿活动中、积极实现青春价值并承担社会责任,全国抗击疫情的曙光才逐渐显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病魔的阴霾终将散去!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志愿在线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