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带领17名留守儿童乐逛动物园“圆心愿”

发布时间:2021-01-19 发布者:广州文明网

 在6月1日国际儿童节这一天,17名来自从化的留守儿童在志愿者的陪伴下游览了广州动物园,有很多小朋友更是第一次来到动物园。而这次“游园”活动是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由广州市志愿者协会(简称“广志协”)联合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广州市妇女志愿者协会、广州市科普志愿者协会共同发起“家社童行”2020年广州市儿童保护社区志愿服务系列行动,其中“同心呵护,童梦成真”公益行动还将为300名广州市内的困境儿童实现心愿,目前愿望正在征集当中,心愿以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提供服务类内容为主。

  留守儿童第一次逛动物园:更真实

  6月1日上午10时许一场大雨过后,17名小朋友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开始了他们期待已久的动物园“游园之旅”。9岁的煊煊(化名)在读小学二年级,她告诉记者,自己前一天得知可以到动物园游玩非常开心,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动物园,“以前没想过动物园是什么样子。”煊煊特别喜欢小动物,当工作人员告诉她动物园里还有长颈鹿、大象这些平时她在电视里看到的动物,煊煊扑闪着大眼睛十分期待:“这是真的吗!”小轩(化名)也是第一次来动物园,平常他的课余活动是去山里摘果、家附近捡螺。他最想看的是狮子和老虎:“在电视里看到过狮子,特别的勇猛”。游园之旅第一站看到的动物是金丝猴,小轩告诉记者不仅是在现实里看到金丝猴,还了解了很多的知识:“比在电视里看到的更真实!也知道了怎么区分金丝猴里面的‘男生’和‘女生’。”记者了解到,小轩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家里只有他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疫情期间,由于长时间对着电子产品上课,他的视力渐渐下降,在课余时间,也是捧着电子产品不撒手。爷爷说,很担心孩子的视力,希望他能有机会出去外面走一走。

  据悉,从化区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留守儿童家庭,发现有不少家长和孩子都表示,希望能多出去“走一走”,放松身心、开阔眼界或增长见闻,于是和广志协联系合作开展具体服务。结合“家社童行”系列活动中的“童梦成真”微心愿服务,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广州动物园的支持下,广志协把包括小轩、煊煊在内的17名来自乡村的留守儿童组织到广州动物园进行参观,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儿童节”。

  其中一名“带队老师”吴小丽是从化吕田镇三村留守儿童之家的负责人,也是村里的返乡创业青年、在回到家乡后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平常我们会义务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学习辅导。这一次也是带他们出来到动物园参加科普游。”吴小丽自己也是留守儿童,毕业后回到家乡,希望通过成立留守儿童之家为这些离开父母的孩子们提供多一点的帮助,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今天很多小朋友都是第一次来到广州市区、第一次来动物园。一路上他们坐在车上感到很新奇。”吴小丽告诉记者,希望以后可以多些机会带孩子们多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就像我们一样,读完大学后回到家乡创业。希望小朋友们长大后走出大山,然后再回报家乡。”

  “童梦成真”计划为300名困境儿童“圆梦”

  据了解,“家社童行”2020年广州市儿童保护社区志愿服务系列行动中的“同心呵护,童梦成真”公益行动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开展,链接社会力量为300名广州市内的困境儿童实现心愿,将分三期进行,每期实现100个心愿。据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陈文岳介绍,第一期心愿正在公开征集中,愿望类型以提供服务为主,物品赠送为辅,包括但不限于学习辅导类、心理疏导类、活动体验类及生日庆生等志愿服务。

  据介绍,广州市内志愿服务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及儿童服务机构将深入社区,挖掘儿童需求,在提交的困境儿童愿望清单通过审核后,广志协将与合作单位一起动员社区志愿者逐一为困境儿童实现心愿。

  广州公益“时间银行”上线关爱儿童志愿服务

  热心市民也可参与为孩子圆梦

  记者获悉,本次“家社童行”行动还将开展“童心协力”社区困境儿童保护计划及“社区童助力”主题教育计划,在社区建立以党员为参与主体的“爱童志愿服务队”,精准对接困境儿童需求,线上开展全市儿童法律权益保护法律援助咨询服务、好家风传承宣讲等课程,线下则发挥社区志愿者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大力宣传普及儿童权益保护相关知识。

  目前,系列社区志愿服务也正式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火热上线,想加入行动的团队可以通过“时间银行”公益行动板块提交申请,共同为儿童圆梦。此外,热心市民也可通过微信搜索“公益时间银行”小程序,选择家附近的儿童志愿服务活动贡献爱心力量。据悉,广州公益“时间银行”自2019年8月上线以来,累计发布454场次儿童青少年服务,服务儿童青少年达34915人次。(广州日报)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志愿在线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