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碧溪:携手共建“文明桥” 志愿服务出新招

发布时间:2021-05-20 发布者:学习强国

江苏常熟碧溪:携手共建“文明桥” 志愿服务出新招

一场场饱含真情的理论宣讲,一次次传递温暖的关爱行动,一项项美化家园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碧溪街道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新形式,用一项项“接地气”“暖人心”的志愿服务传递温暖。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碧溪街道创新“碧溪文明桥”志愿服务品牌,旨在通过赋予“文明桥”这一抽象化概念以实际内涵,不断探索文明实践阵地融合、志愿队伍扩容和志愿服务项目延伸,塑造多元化志愿服务项目格局,全面打造“灵动碧溪”文明“风景线”。

“桥”为线,织密服务阵地“立体网”

在李袁村“问书房”,阅览室内书架林立,书架上社会、科技、文学、艺术等不同门类的书籍摆放整齐,供周边居民自由借阅。志愿者小李说:“这里藏书超过5000册,我们还会不定期地补充书籍用来满足大家新的阅读需求。同时,我们也会在这里定期举办亲子阅读、公益观影等互动活动,让村民们感受阅读的别样魅力。”

 

24小时图书馆内村民享受阅读时光

李袁村“问书房”是碧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文明实践阵地融合上,街道以“实体阵地+网络阵地”模式实现“精准发力”,织密全域志愿服务阵地网络,将志愿服务平台阵地覆盖到群众家门口。在实体阵地建设方面,街道依靠新时代文明实践“1个实践所、4个实践分所、28个实践站、24个实践点”实现辖区志愿服务阵地全覆盖。

“桥”为媒,搭建志愿服务“朋友圈”

在聚和佳苑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志愿者邹雪芳正和其他队员一起动手制作小点心,这是她们要带给社区老人们的一份“小礼物”。邹雪芳是一名退休党员,也是社区“邻阿姨”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她介绍说:“我们都是聚和佳苑的居民,在社区牵头下大家走到一起,组成了这个‘邻阿姨’的‘大家庭’。大家都觉得拿出空闲时间去帮助别人,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在聚和佳苑社区,除了拥有这样一支由社区热心妇女组成的“邻阿姨”志愿服务队伍,社区还组建了“五新青年”“向日葵”“银龄”等多支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手工制作

以聚和佳苑社区为典型,碧溪街道依托“碧溪文明桥”志愿服务品牌实现与综合服务中心“守创碧溪”“水墨浒浦”“乐居吴市”“和韵东张”四个志愿服务子项目有效融通,积极发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居民,凝聚各方力量,打造“1+4+28”志愿者队伍阵容,充分利用不同志愿者群体的自身优势和特点,分别提供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科普、健康健身、法律等服务,有效提升志愿服务活动“供给侧”。另一方面,街道与“和融碧溪义工协会”开展结对共建,通过发挥公益组织社会化、专业化优势,通过以老带新、能力培训等方式,带动本地志愿服务队伍发展,不断提升志愿者服务专业化能力。

“桥”为核,激发志愿服务“强活力”

碧溪街道围绕“碧溪文明桥”志愿服务品牌特色,紧扣“党委政府关注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志愿者能做什么”目标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延伸志愿服务内涵,打造了一批群众欢迎、效果良好,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的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者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在理论宣讲上,街道依托辖区志愿服务力量组建“碧溪讲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群众身边鲜活事例教育群众、影响群众、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实”起来、“热”起来、“活”起来、“潮”起来,切实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在关爱帮扶上,今年以来,碧溪街道“爱满屋助残计划”“义路前行 益起护你”“巧手慧心展技能 传播文明新风尚”等系列志愿活动逐步铺开,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慰问送到群众身边。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街道聚焦文明城市创建和人居环境长效治理,多措并举开展植树护绿、垃圾分类宣传、环境整治等多项环保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域范围内兴起“争做最美碧溪人”的志愿服务热潮,为美丽家园建设添砖加瓦,也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田。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志愿在线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