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周为龙:21岁的青春定格在防疫卡口
发布时间:2021-09-24 发布者:学习强国
大学生志愿者周为龙:21岁的青春定格在防疫卡口
如果不出意外,次日他应该还会准点出现在疫情防控卡口,应该还会陪护刚出院的爷爷,应该还会变着花样给妈妈做好吃的,应该还会和大学同学交流暑期志愿服务心得……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8月18日深夜23时许,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大二学生周为龙在返乡做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期间,病毒性心肌炎发作,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防疫卡口。
近日,周为龙被当地追授“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防疫“母子档”,最后仅留给妈妈3秒背影
2000年3月,周为龙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共产党员。
一场夏雨后,记者来到周为龙位于灌云县城的家,小主人走后,家里显得有些冷清,不少亲友一直陪着他悲伤的父母。“如果那天儿子待在家里休息,或许也没事。”母亲袁玉啜泣着说。放暑假后,周为龙的爷爷因为身体不好住院,孝顺的周为龙一直陪护在医院,家里、医院“两点一线”忙个不停。8月1日,在看到微信上的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后,每年假期都会主动做志愿者的他心有所动,便和父母商量,想去做志愿者。“我们一直对他的决定都很放心,他网上报名后第二天就接到去新城华府北区西门做志愿者的指令。”
不久,袁玉的单位开始对口支援结对共建村,全体党员轮流到南岗镇深沟村疫情防控卡口值班。
“那阵子我很想儿子,也很想家,回城会有意经过儿子的卡口,他总劝我回家休息。”袁玉红着眼睛说。8月18日中午,值班回家的她想给儿子拍个照片留念,儿子执拗着不让拍,她不得不走到路对面偷偷地拍了一张照片、录了一段视频,由于正是执勤高峰期,镜头里的儿子留给她的一直是背影。那段短视频只有3秒,没想到竟是周为龙留给妈妈的最后影像。
在“疫”线战斗的袁玉(左一)
袁玉手机中周为龙最后的影像(手机视频截图)
6天后卡口撤销,云开“疫”散终有时
做志愿者是周为龙乐此不疲的事。在他的遗物中,有一本燕京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颁发的志愿者证书,短短2年时间,里面有“千人进社区”“图书整理”“2020级迎新服务”等5项志愿服务记录。加上这次疫情防控,周为龙的志愿服务时长达200小时。
“周为龙虽然是个一米八五的大个子,却有颗柔软的心。执勤时,他看到一些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不熟练,就手把手教老人怎样打开行程码和健康码。遇到一些不理解、不配合查验和测温的人时,他也总是微笑着跟人家讲解政策,从来没见他和人发过火。”和他同岗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学生任星宇回忆说。每天8点到12点、15点到20点是周为龙的工作时间,他回到家中往往得21点。
周为龙告诉父母,志愿者的工作很重要,不仅要做好当前的防疫工作,也要为后续的防疫工作做好充足准备。“大学生志愿者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起一道健康安全防线。”
周为龙参与值守的伊城景廊小区紧邻县城主城区,有千余家住户,外来人员比较多,查验工作量很大。看到一起值班的社区工作人员年纪比较大、身体不太好,周为龙总是抢着多做事。当小区门卫大爷听说周为龙突然离世的消息后,流着泪说:“那个孩子那么懂事,非常知道体贴人,做事又那样认真,真是太可惜了!”
在周为龙离世的6天后,8月24日,灌云县城内卡口全部撤销。可惜,周为龙再也看不到这一幕。“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像他这样的社区大学生志愿者积极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崇高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侍庄街道兴云社区党总支书记陆武江郑重地说。
大学时做公益志愿者的周为龙(后排中)
阳光大男孩,他用热情感染身边人
走进周为龙的卧室,篮球、吉他、哑铃、羽毛球拍……可见他生前是个爱好广泛的阳光大男孩。
“这是蟹棒粥,这是可乐鸡翅……”袁玉翻着手机相册流着泪告诉记者,儿子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很孝顺,假期回来后,在医院照顾生病的爷爷20多天。回家后,考虑我总是加班很辛苦,变着法给我做可口的饭菜。”
周为龙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热情阳光的感染力,他爱美食,尤其珍惜与家人分享美食时的快乐;他爱运动,尤其爱篮球,手机里珍藏着球星科比的数十个比赛视频;他还爱摄影,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一个个精彩瞬间。
周为龙的部分遗物
周为龙的同学崔成杰在得知他离世的噩耗后,给袁玉发来了几张获奖证书和一份周为龙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合格证书。周为龙的一位学姐在他走后发来信息:“多希望你是开玩笑的,好希望开学后还能见到你,其实是五星连珠你玩穿越了对不对?你去到更好的地方了,能和科比一起打球,能开上喜欢的车,能住着梦想中的宅男房,能吃着袁隆平爷爷做的饭,能去全世界各地游玩……我会带着你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活下去,你也一定要为我们加油!”
周为龙居家照
诉不尽思念,他留下的光照在老师同学心间
谈起周为龙,他的高考艺术课辅导老师郑强忍不住心头的伤感,“艺术辅导在灌云县,文化课学习在海州区,尽管两头奔波很辛苦,但两年来他硬是坚持了下来,还顺利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后,每次放假他都会来看我,平时也会和我在微信上互动。这次暑假回来,他告诉我的第一件事就是他的入党积极分子考核通过了。” 郑强告诉记者,周为龙当时很开心。
在燕京理工学院广播编导班,周为龙有个认可度极高的昵称——“龙哥”。“不是因为年龄大,而是他总像个大哥哥一样细心体贴地照顾和关怀身边的每个人,他去世当天还在班级微信群里提醒同学们防疫打卡,为新学期开学做准备。”大学辅导员张立言老师说,作为广播编导班班长的周为龙,多次获得学院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是老师的好帮手。
周为龙的大学同学张宇俊挥泪写下了一首悼念诗:“无端始会梦萦中,惊却更鼓已三重。亭楼壁蔽遮天幕,星月情轻笼地宫。怎惜尘寰亲旧在,又堪离别太匆匆?此后君眠泥下土,我许人间寄纸铜。”
“被他温暖过的人太多了,虽然他已经离开,但是他留下的光芒依然照耀在我们的心里,永远也不会消失。”张宇俊说。
热门话题更多>>
11月15日,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在“..[查看详细]
2020-07-07 20:14
作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前沿地带,广州南沙区虽然起..[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7
志愿服务是在不求回报、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4
在这个红色燃烧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属于青年人的节日..[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0
今年3月,由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打造的“志愿部落”..[查看详细]
2020-07-07 19:56
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顺应时代潮流,开展..[查看详细]
2020-07-07 19:28
5月4日,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举行“青..[查看详细]
2020-07-07 19:21
6月24日,由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承办的一场别开生..[查看详细]
2020-07-07 18:49
6月24日,白云区委宣传部、团区委联合鹤龙街、青..[查看详细]
2020-07-07 18:40
直播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热的“互联网风口”之一,吸纳..[查看详细]
2020-07-07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