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青春 | 当他们走向大山
发布时间:2021-09-26 发布者:中国青年志愿者
那煌煌如同旭日的月亮照在群山中央。
晚上十点,听着蟋蟀浅浅的歌声,赵川博走下教学楼,学生们从身边跑过,笑声在群山间回荡。仿佛是因为较高的地势,或者是因为群山挡住了城市的霓虹,下关的月亮总是显得特别亮、特别大,当他的视线迎着月光,双眼总会因为畏光而充满水汽。
赵川博对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的第一印象也饱含着泪水。
他说:“第一次培训的时候听师兄说服务地的情况,才知道孩子们条件那么艰苦,生活那么困难,我坐在底下听得特别难过,从那天开始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到底是在做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也就是从那天起,赵川博开始不断地听《祖国不会忘记》,这也是下关九年制学校每天午休后都会播放的歌曲:“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
“我总觉得这歌写的好像就是我们,伊宁冬天的雪、灵丘秋天的风、河南的酷暑、吕梁山的围堵……那么多困难和阻碍,但我们还是好像一颗红细胞一样奔涌在祖国的血管中,去她最需要的地方。”
每次哼起这首歌时,他都会想起在玛珈山上抬头仰望星空时的画面,想起那位为他们解说的老师说过的:“我们看不到流星,只是因为我们不经常抬头而已。”他说要让孩子们学着抬头,尝试着去触碰那些看起来远在天边的梦想。
就在同一时间,九月底新疆暑气渐渐消散,天空上仍旧挂着夕阳,闫邵航又检查了一遍办公室的门窗是否锁好。他踩着余晖走出伊宁县第二小学的校门,打算回到宿舍继续完成活动项目策划的修改。
跟赵川博不一样的是,闫邵航在加入研支团之前就已经称得上是志愿服务的“内行”,对支教也有一定的了解:他曾经负责学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工作,有着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通过一次次与研支团的前辈们的合作,更加确定了未来加入研支团的信念。
“大三的时候,第21届的学长学姐在支教地办‘薪书计划’,我们这边就负责在学校里做宣传、募捐。到最后清点书的数量的时候,我才发现竟然收到了这么多,那个时候才意识到我们是真得有足够的力量去帮助乡村地区的孩子们,我们能做的有很多。”闫邵航提到“薪书计划”是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品牌项目,从2014年起,大约5000册图书从山东出发,带着爱心和祝福飞向中西部地区,为那里的孩子带来知识和温暖。
在山西石楼支教的赵启蒙举起相机为夜晚的学校拍了一张照片,随后骑上自行车离开了校园,这辆自行车已经陪伴了许多届研支团的前辈,他也不会是最后一任车主。石楼县的公交车班次少,吹着吕梁山的山风骑车上下班既是锻炼,也是他一天中为数不多放松身心的时机。
赵启蒙在山大学习时就长时间参与团组织工作,对团中央发起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早有耳闻。大四“推免”时,他放弃直接保送研究生的机会,选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前往欠发达地区服务一年再返校深造。
他说自己通过一篇文章与研支团结缘:“是一篇‘从大山到山大’游学的报道,说的是我们服务地的孩子来到山大附中参观学习,跟附中的孩子们相处得很融洽。里面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孩子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样,他们本就没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值得接受更好的教育,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研支团是我不二的选择。”
时至今日,他还是常常翻出那篇文章阅读,看着屏幕上孩子们澄澈的笑脸,他总也会露出笑容。今年,他想带着孩子们去威海,让他们在环海路上亲眼看看大海是什么样子,在天文台上遥望漫天的星斗。
上一篇:响应号召,感人的“红马甲”
热门话题更多>>
11月15日,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在“..[查看详细]
2020-07-07 20:14
作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前沿地带,广州南沙区虽然起..[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7
志愿服务是在不求回报、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4
在这个红色燃烧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属于青年人的节日..[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0
今年3月,由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打造的“志愿部落”..[查看详细]
2020-07-07 19:56
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顺应时代潮流,开展..[查看详细]
2020-07-07 19:28
5月4日,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举行“青..[查看详细]
2020-07-07 19:21
6月24日,由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承办的一场别开生..[查看详细]
2020-07-07 18:49
6月24日,白云区委宣传部、团区委联合鹤龙街、青..[查看详细]
2020-07-07 18:40
直播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热的“互联网风口”之一,吸纳..[查看详细]
2020-07-07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