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莲:我是记者,防疫一线,我在!

发布时间:2021-01-21 发布者:重庆学习平台



作者(右)在巴南区鱼洞街道防疫期间采访社区志愿者。


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重庆市巴南区紧急抽调人员,坚守防疫一线。我提出申请:“我是党员,只要有需要,我就一定上!”掷地有声的话语打动了领导,单位经过讨论最终答应了我的请求。

同事们仍然很担心,纷纷发信息劝我:“刘姐,能不能不去,听说很危险……”我回复:“我是记者,关键时刻,我责无旁贷!”

过了单位这关,还有家人这道坎。年迈的母亲,看着我忙碌奔波的样子,有些不舍,而父亲那坚定的眼神,让我读出了他的支持。

春寒料峭,我奔赴一品街道。守卡点、蹲楼道、入户走访、宣传排查……我与镇街基层干部一起身体力行,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

几天下来,累得够呛。街道干部关切地对我讲:“小刘,你就在办公室做点物资发放和信息报送工作吧!”我坚定地回答:“我是记者,疫情防控,我应该在一线!”在疫情来临之时,这是我一直坚持说的话。

我和志愿小分队的男同志一起坚守各交通卡点。一品街道毗邻江津区,是210国道的重要途经路段,这里又是沿线七八个乡镇群众开车从渝黔高速公路下道的重要关口,交通位置非常特殊,承接着重要又复杂的疫情防控任务,是交通防控的关键点。

风,肆无忌惮地吹,我的头发变得凌乱不堪;雨,一直不停地下,厚厚的行装也难以抵挡寒冷。手中的记录本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询问、测温、记录、劝导、放行……我们每天重复着成百上千次同样的过程。我体验着交通防疫的担当,也感受着守卡人员的艰辛,而他们,都成了我写新闻最真实的素材。

因为工作需要,我又被抽调到巴南区鱼洞街道承担社区宣传走访的工作。在这里,有位老同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是鱼洞街道西园社区80岁的老党员颜可元。

颜老是个热心肠,当疫情来临,社区非常缺人手,他第一时间主动到社区报名当志愿者。走访宣传,他说:“算我一个!”入户排查,他说:“算我一个!”夜间巡逻,他说:“算我一个!”

“我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奔赴抗疫前线,但作为一名老党员,关键时刻,应该挺身而出,给群众做个榜样!”颜老的话在我耳边久久回响。

像颜老一样优秀的防疫工作者,还有很多,一品街道的志愿者文军、社区工作者张迷、一品市场监管所所长陈华……他们在我心中都是基层防疫英雄。在抗疫最艰难的时刻,他们用无私的行动,守护了一方群众的安危。

每当我结束一天的工作,准备轮班休息时,我感到作为一名记者肩负的责任。我有责任将我看到的、听到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于是,我不顾疲劳,毅然决然来到办公室。此时,大多同事已经下班,暮色笼罩着整栋办公大楼,我坐在安静的角落,头脑中回放那一个个镜头,写下一篇篇“抗疫新闻”。

街道干部对我说:“小刘!你真是个拼命三娘,你是我们防疫一线的蹲点记者!”我欣慰地说:“我是记者!防疫一线,我在!”

结束疫情防控任务那天,天空下着毛毛雨,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快到家门口时,突然想起今天是女儿的生日。正当我愧疚之时,女儿突然打开房门,伸出双手抱着我说:“妈妈,你总算回来了,我真不知道,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该怎么办啊?”我拥抱着心爱的小棉袄,强忍着泪水,感受着满满的幸福!

(作者:重庆市巴南区融媒体中心 刘凤莲)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志愿在线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