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志愿服务个人金奖!为从化这位热爱志愿服务的他点赞!(孙金光)

发布时间:2021-01-25 发布者:快资讯

在我区各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中,你会经常发现同一个身影。他身穿志愿者马甲,身材健壮,一张圆润而和蔼的面庞,偶尔露出憨厚的笑容,驻足观察其他志愿者的表现。如果现场活动有出现小纰漏时,他会立即上前补救;如果有志愿者在开小差,他会立即上前指正……为的就是保障每个志愿服务活动的完满完成,他就是从化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孙金光


第七届“广东志愿服务金银铜奖”近日,他还获得了

个人金奖

热衷志愿服务

倾情奉献11载

孙金光自幼便受雷锋精神影响,在学生时代,每当看到雷锋舍己为人的故事,他便心生向往和崇敬。2008年年底的一个周末,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新世纪广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而这吸引了正在逛街的孙金光,也让他与志愿服务正式结缘。

11年来,孙金光在兢兢业业工作之余,利用周末、放假时间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志愿时系统上累计显示服务时长达4600多小时,但他的实际服务时长已经超过了8000小时。当身边的人问起为什么能坚持11年参加志愿服务时,孙金光说,只是因为热爱,而他也已经渐渐把志愿服务当成自己的第二事业。

其实在加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前,孙金光便已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了。2006年,我区刚成立献血站,但由于市民群众对献血认识不够清晰,很多人都非常抗拒,急需一些“小白鼠”和向市民宣传的志愿者。那时,了解到情况后的孙金光主动申请参与献血志愿服务,既主动献血,又拿着宣传单张向周边的市民宣传献血的好处,并与血站工作人员到各镇街开展献血活动。

加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后,孙金光基本把他的周末休息时间都用来参加志愿服务,每一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军人出身的他由于自我要求高、肯下功夫学习,颇受协会的肯定,并邀请他担任志愿者团队的培训师。之后,他一边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能力,一边帮忙培训更多的优秀志愿者,助力我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他认为,志愿服务不一定非要有组织地去进行,平日里看到需要他人有困难,他也会主动去帮扶。有时候,他做了好事也不留名。有一次,孙金光从珠江公共频道得区中医院有一对残疾的老夫妇,他们经济拮据、生活困难。随后,孙金光立即编写募捐倡议书发到区法院内网,发动同事们伸出援助之手。“我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募捐,不过后来大家慷慨解囊,两天内就筹集了1000多元。”孙金光说道,后来他亲自将这笔善款交到那对残疾老夫妇手上,并联系了当地村委,帮他们向民政部门申请残疾金和低保。“我们捐的那些钱对于他们高额的医疗费用来说微不足道,但我相信这样做会给他们多增添一份战胜困难的力量。”孙金光说。2011年,孙金光担任了新世纪广场志愿驿站的首任站长,遇到了更多的挑战。为了做好志愿驿站工作,他创新思路,大胆尝试,把新世纪广场、从化汽车站两个驿站合并统筹管理,实行一岗双责管理,让两个驿站的工作在互相监督制约的模式下正常运转,这一创新获得了广州市志愿驿站联合会的肯定。在广州市第二届志愿者嘉年华暨第六届“飞扬奖”表彰大会上,从化区志愿驿站荣获飞扬奖集体“银奖”,孙金光本人也荣获飞扬奖优秀志愿者“领袖扬扬”奖,在广州志愿驿站联合会的表彰大会上,从化两个驿站均获得“2015年度最佳领袖站”称号。2016年,由于热心志愿服务,工作能力出色,孙金光成为了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成为了会长,但他丝毫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领导,反而认为这是一种鞭策,“我只是一个志愿带头人而已。”

今年1月底,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刚刚赶回山东老家过年的孙金光就再也坐不住了,他毅然决定放弃休假,大年初三就带着歉意拜别亲人,驱车1600多公里赶回从化,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在14天的隔离观察期里,孙金光也没闲着,身为从化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的他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在线上开展防疫防控工作,及时根据官方新闻,对虚假信息进行辟谣,鼓励对哄抬口罩物价情况进行群众举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在各志愿者群(微信群、QQ群)发布有关通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系列宣传及指引。


在得知社区急需志愿者协助开展返穗人员回访登记志愿服务时,刚过14天观察期的孙金光第一时间报名,深入社区抗“疫”一线,协助社区开展量体温、排查登记等工作。


亲力亲为
他带领防疫志愿服务队伍深入旺城西社区协助开展抗“疫”志愿服务工作,冲锋在一线进行逐梯逐户“洗楼”式的抗疫,带领志愿者们身体力行,排查摸底,引导宣传,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助推青年地带不断发展

从化青年地带是由广州市政府和区政府共同出资,委托团区委监管,并由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承接,面向从化区6-25岁青少年群体提供社工服务的平台。2017年,为了取得该项目的主办权,孙金光带领专职人员加班加点,整理资料,最后在评审专家的评审下,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该项目的承办权。

一开始,项目在社工服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很多情况下,只依靠社工单一的力量未能有效处理案主个人及家庭遇到的问题,因此从化青年地带充分利用区青协的志愿者资源,为青年地带提供庞大的志愿者资源支持。在孙金光的统筹协调下,从化青年地带将志愿者资源应用到社区活动、个案服务当中。他还带领从化青年地带和区青协直属的各个分队,一起走访乡镇村落、乡村学校,拜访当地村干部、学校老师,了解村落的情况、学校的情况。

另外,由于部分服务对象的背景和需求非常复杂,孙金光大力协助组织、联系其他专业人士,包括警察、法律界、心理师、学校及其他社工机构一起通力合作,共同做好青少年群体工作。之后,他还积极推动从化青年地带以机构名义(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区检察院未检科、区工商联合会(总商会)签订了三方共同参与的帮教平台服务合作协议,成立了爱同行未成年人关爱帮教基地,链接更多的资源,为青年们提供更优质准确的专业化服务。

带动家人参与志愿服务

换种方式陪伴家人

“在孩子出生到她两岁前这段时间,我曾经想过要退缩。”孙金光一度哽咽,“我和妻子分别在从化和番禺。由于周末时间大多用于参与志愿服务,陪伴家人的时间甚少。有次我回家时,女儿以为我是陌生人,看到我过去抱她还推开了我。那时,我百感交集,第一次萌生出退出志愿服务这一行列的想法,因为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

一方面是从小便崇尚的志愿者,另一方面是陪伴一生的家人,孙金光陷入深深思考。一次偶尔的机会,一名志愿者老前辈建议他“你为什么不拉家人一起加入志愿者行列呢?”孙金光一听,豁然开朗。后来一有活动,他便试探性地告诉妻子,让她带女儿到现场来“玩”。渐渐地,在活动现场亲身体会过孙金光做志愿服务的处境后,家人的态度逐渐有了转变。“我女儿今年7岁,她已经陪我参加过很多次志愿活动,包括花市义卖和重阳节活动。”孙金光笑称,“孩子跟我一起参加志愿活动,这也是一种陪伴。”

一路走来,孙金光获得了广东省五星级志愿者、广东省志愿服务个人银奖和铜奖、第七届广州市道德模范、广州好人、从化好人等荣誉称号,各类奖状、证书摆满了他的书柜。谈及未来是否会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孙金光明确表示,他是不会放弃志愿服务事业的。

“志愿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力军,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中坚力量。如今,社会对志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化也迎来了一些世界性、全国性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更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能力,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更优质更专业的志愿服务,展现从化志愿风采,助力乡村振兴。”孙金光还寄语青年志愿者,“作为一名志愿者,要持之以恒去做好每一件事,用青春和热血实现人生价值。”

文字:李烨威

图片:资料图片

编辑:利文婷

编审:梁伟东

审核:邬影红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志愿在线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