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寇纯蕊:居民的强大后援
发布时间:2021-01-28 发布者:北京日报
做完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已经是1月23日晚上8点多。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志愿者寇纯蕊长舒一口气,防护面屏顿时蒙上了一层白雾。
志愿者寇纯蕊。(摄影:杨大维)
自从北京市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出现初筛阳性病例以来,寇纯蕊便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兴姑娘,她对家乡的疫情防控格外关注。1月19日凌晨,看到大兴团区委、区志愿者联合会招募志愿者支援抗疫一线的消息,寇纯蕊心里一揪。
“我也想去,但是不知道请假会不会批。”微信群里有人回应道。寇纯蕊这才意识到,当天是工作日。看到这里,她果断报了名。“我自己创业,时间比较自由。”安排好手中的工作,她急匆匆地往融汇社区赶。到现场时,已经有一批“志愿蓝”在那里工作了。和她一样,这些志愿者都是从大兴的其他地方过来支援的。
融汇社区采取封闭管理后,值守卡口、配送物资等工作都是由志愿者来完成。社区共有15栋楼,常住居民6000多人,对生活物资的需求非常大。寇纯蕊负责记录整理居民的各种需求,每天忙起来连吃饭喝水都顾不上。为了提高效率,志愿者们“攒”够一车就集中配送一次。
为了协助融汇社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们还要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区,保证核酸检测“不漏一人”。核对人数,这是最辛苦的工作。寇纯蕊说,融汇社区是个大社区,几乎每栋楼都有几户卧床的老人或者年龄太小的婴儿,遇到这种情况,志愿者们就要挨家挨户去敲门核实情况,然后由医护人员上门检测。
整个社区做一次全员检测,差不多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在此期间,志愿者每次上岗,至少要在室外站上5个小时。为了能够套上防护服,志愿者们不能穿得太厚,最多就是穿一件薄羽绒服。相比工作强度大,更大的困难是防护面屏上的哈气。在零下的气温下,哈气不一会儿就会变成水珠,给志愿者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本来就穿着防护服,再加上视线模糊,相当于工作量更大了。”寇纯蕊说,尽管如此,大家却不觉得自己有多么辛苦。当穿上防护服,在防护服上写下自己名字的时候,一种属于志愿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感觉自己就像战士一样,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走路都能砸出一个坑来。”
这位“85后”志愿者就是一个“女汉子”。每天早上9点到岗,一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在工作的间隙,她最多就坐在椅子上歇一会儿。一有任务,她立马出现在第一线,元气满满。忙完一天下来,寇纯蕊脸上口罩勒出的印痕久褪不去。很少有人知道,她曾是一名央视主持人。
对于这些,寇纯蕊淡然一笑。她说,自己是大兴人,创业又回到大兴。如今家乡有事,自然要到家乡最需要的地方去。当她看到小区里一位小朋友在窗户上贴出用A4纸拼成的“叔叔阿姨辛苦了”时,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在她看来,融汇社区虽然是高风险社区,却不是一座“孤岛”。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携手筑成了一道防线,拦住了病毒和恐慌。“就像居民给我们发来的信息,我们的后援是强大的,支持是给力的!”
热门话题更多>>
11月15日,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在“..[查看详细]
2020-07-07 20:14
作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前沿地带,广州南沙区虽然起..[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7
志愿服务是在不求回报、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4
在这个红色燃烧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属于青年人的节日..[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0
今年3月,由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打造的“志愿部落”..[查看详细]
2020-07-07 19:56
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顺应时代潮流,开展..[查看详细]
2020-07-07 19:28
5月4日,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举行“青..[查看详细]
2020-07-07 19:21
6月24日,由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承办的一场别开生..[查看详细]
2020-07-07 18:49
6月24日,白云区委宣传部、团区委联合鹤龙街、青..[查看详细]
2020-07-07 18:40
直播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热的“互联网风口”之一,吸纳..[查看详细]
2020-07-07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