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但不快乐

发布时间:2021-11-24 发布者:志愿视点

我志愿,但不快乐


 

情绪管理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广义概念,其中涉及到诸多心理学要素。上世纪2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L.Thorndike提出了关于社会智力的概念,指出社会智力高的人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萨勒伟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EQ),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力》,让人们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到了情绪管理的问题之上。

在和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志愿者成员出现了负面情绪。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志愿者群体,他们在心志上尚未完全成熟,社会阅历也较浅,很多人怀着一腔热情投身于他们认为美好的服务工作,在遭受挫折之后却容易变得心灰意冷,甚至对服务对象产生了抵触情绪。

我向每个人强调志愿者工作遭遇挫折的必然性,因为志愿者工作实际上也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既然涉及人际关系的处理,就必然会有各种情感因素的出现。我们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理性地面对各种问题,比如服务对象的拒绝、不配合,工作日程的失误、料的缺失、恶劣的环境条件等。

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呢?深呼吸?这显然不失为一个良好的举措,但是情绪管理的方法还有很多,它是一个可以量化执行的指标。这里我们强调的是自我情绪管理的内涵,因为在志愿者工作中,很多时候你必须独自面对并解决情绪问题。

自我情绪管理的第一个方法,是心理暗示法。库埃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暗示自己的方式,强化自己的意志及理念。当然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消极的自我暗示也可能导致我们畏惧困难。所以这里讲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当我们形成一种习惯,每天都潜移默化地鼓励自己的时候,就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各种未知的环境条件。

自我情绪管理的第二个方法,即注意力转移方法。当你实在因为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而对一件事情耿耿于怀的时候,不妨找一件具有娱乐性的事情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例如登山、跑步等长效的有氧运动,或是篮球、足球等激烈的对抗运动,你也可以选择到KTV去高歌一曲,或者是和好友来一场短期旅行。不管如何,当你的心理阴影开始被抹除的时候,阳光的心态自然就会回来。

第三个方法是自我宣泄,如果你有知心的好友,愿意倾听你的抱怨,那么你可以把苦水倒给他听。当然前提是人家愿意听你说,否则你必须控制好自己。但是自我宣泄也不一定是倾诉,像前面讲到的激烈运动, 也是一种发泄的方法,不过你要注意安全。

第四个方法是人际交往法,既然我们的烦恼来自于人际交往,那么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也就是通过人际交往来对冲。积极地融入到交友圈中去,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更加多姿多彩,甚至你的朋友还能告诉你更多的哲理,你的生活也不再单调。

最后一种方法是情绪转化法,我们有句话叫做“化悲痛为力量”,高情商的人善于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把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过程是曲折的,所以我们只要坚持,一路走下去就会成功。

沙洛维等人认为,情绪智力包含了个人对情绪的感知、评价及表达能力;情绪对个人产生的促进作用;人对情绪的理解、体会能力;个人对情绪的理性控制能力等,这4种要素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发展的,真正的情绪管理能力要到后期才能体现。因此,作为志愿者我们应当认识到,情绪管理是长期性的命题。我们应当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情商,而这也恰好是我们的心智成熟的过程。

【作者简介】张军文(知名公益达人“志愿哥”):为中国志愿服务培训师,广州资深志愿者领袖,现任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公共资源部部长,广州志愿服务督导团成员,广州志愿者领袖俱乐部“V领汇”成员,广州平安小天使志愿活动创始人,为公益事业尽心尽力,志愿服务时达5000余小时,从事公益事业长达10多年。【更多精彩请内容请关注张军文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junwen163】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志愿在线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