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志愿者拥有更多获得感
发布时间:2020-08-04 发布者: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
近年来,在大街小巷、重要活动现场时常可以看到身着红马甲、蓝马甲的志愿者们,他们或集中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或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或发挥自身特长开展支教、导医等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团结美丽健康幸福新拉萨增添光彩。
志愿服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无偿服务”,志愿者用无私奉献撑起了志愿服务的天空。而让志愿者有更多获得感,“好人有好报”则是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
让志愿者有获得感,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各级文明委和工会、团委、妇联等有关部门应深化改革,率先建立和完善志愿者关爱帮扶机制,对志愿者们的辛苦劳动做出“补偿”,尤其是增加精神层面的激励。通过这种激励,一方面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让他们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另一方面通过对优秀志愿者的评选和表彰,激发全社会更强烈更广泛的志愿服务热情,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
让志愿者有获得感,要让志愿活动更规范。志愿服务仅仅凭着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客观来说,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志愿者只能称为“活动型志愿者”,他们职业素养不够,缺少提供专业志愿服务的经验,在为特殊人群提供服务时往往不能收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接社会需求,开展针对性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培养一批有技能、接地气、社会需要的实干型志愿者,让志愿者们的每一分努力都物有所值。
让志愿者有获得感,要让志愿者“人尽其才”。在志愿者数量和服务量不成比例的现状下,相关部门必须摒弃“不用白不用”的惰性思维,将志愿者进行专业化分工,让志愿技能与服务对象相匹配,做优管理。同时要避免“大材小用”,对于那些有着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应当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志愿服务的最大效能,以免志愿服务资源浪费和闲置。
提升志愿服务的获得感,其实并不难,只要对志愿服务多一些关爱和理解,多一些支持和投入,多一些饱含“仪式感”的尊重,就能让志愿者们更安心、更踏实地进行志愿服务,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快乐。
上一篇:如何延续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
上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啦
热门话题更多>>
11月15日,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在“..[查看详细]
2020-07-07 20:14
作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前沿地带,广州南沙区虽然起..[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7
志愿服务是在不求回报、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4
在这个红色燃烧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属于青年人的节日..[查看详细]
2020-07-07 20:00
今年3月,由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打造的“志愿部落”..[查看详细]
2020-07-07 19:56
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顺应时代潮流,开展..[查看详细]
2020-07-07 19:28
5月4日,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举行“青..[查看详细]
2020-07-07 19:21
6月24日,由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承办的一场别开生..[查看详细]
2020-07-07 18:49
6月24日,白云区委宣传部、团区委联合鹤龙街、青..[查看详细]
2020-07-07 18:40
直播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热的“互联网风口”之一,吸纳..[查看详细]
2020-07-07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