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社会志愿服务认知

发布时间:2020-12-19 发布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志願服務工作的新要求,要對志願服務有正確認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之所以出現醫院招募保潔員、駕駛員志願者,還標明補貼和工資﹔有的機構為服務內部隔離人員的員工申請志願服務表彰等現象,就是未能厘清志願服務的邊界。志願服務具有5個特征,即:自願性、無償性、公益性、服務性、組織性。

  自願性。自願性並不排斥義務性。舉例來說,有的公交線路沒有無障礙設施,我們有義務幫助殘障朋友同樣享受公交出行這項公共服務。為讓社會更美好,讓每個人都享受發展帶來的福祉,我們就有義務、有責任不求回報地去為他人服務、為社會付出。因此,志願服務可以在縮小或消除貧富差距,促進共享社會發展成果上發揮作用。

  無償性。志願者無報酬,志願服務有成本。志願者在志願服務中付出時間、勞動、智力等,是不能獲取報酬的,但為此付出的交通等成本,是可由志願服務組織、服務對象或企業,通過補貼的方式來幫助志願者分擔﹔也可通過提供保險、培訓學習等方式,給予志願者一定回報或保障。志願服務成本既可由志願者組織方、志願者、志願服務對象獨自承擔,也可由多方共同承擔。

  公益性。志願服務最核心的就是拒絕私益。《中國志願服務大辭典》關於“志願服務”的定義中,明確提出“服務於非近親屬”。如學生回家做家務等,都不是志願服務。

  服務性。志願服務強調非物質化的援助。如獻血、捐款行為,本身是物質化援助,不屬於志願服務。但是參與獻血動員宣傳、服務於獻血者等,是志願服務。同樣,在募捐中參與動員、宣傳、組織管理等服務也是志願服務。

  組織性。有組織的志願服務能夠極大提升志願服務貢獻力。人們經常批評去養老院的志願者在重陽節多、平常少,批評應急救援去往災區的志願者太多、道路擁堵等,這些都是志願服務缺乏管理或組織不善導致的。志願服務的組織性,還有利於推動志願服務制度化、專業化發展,比如規范志願者招募和培訓等,將更有助於志願服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志愿在线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