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说丨郑子凌:拾青年担当,铸志愿精神

发布时间:2020-08-09 发布者: 志愿网络学院

       汇聚青春的力量,吹响时代的号角,志愿暖流漾人心。郑子凌师兄在志愿服务的路上遵循内心,笃定信念,在探索人生的多种可能性中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的志愿故事吧!

 

活动嘉宾:郑子凌

 

//荣誉奖项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好青年

信息与网络中心网管员助理

算法竞赛协会创始人兼副会长

大学生创新训练省级项目负责人

曾参加国家级、企业级等竞赛,获得荣誉称号及奖项共计16项

广东省一星志愿者

 

主持人黄海歆:

子凌师兄您好,首先在您的资料中看到您是很多微信小程序中的项目负责人和开发者,那么对于公众号运营,您有什么干货可以分享的吗?

 

嘉宾郑子凌:

       我觉得排推文也好,公众号运营也好,开发小程序也罢,最重要的干货是思考。我总结出3个自问的问题:整个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能不能做到更好?

       基于上面提出的3个自问问题,我排版时要想清楚本篇推文的主要方向,结合着想法收集资料写文案。如果自己没想清楚工作目的,那么整篇文章会非常混乱。排版的时候要多思考后面两个问题。每用一个元素都可以自问,为什么要用这个元素,有没有更好的元素。

 

主持人黄海歆:

您获得这么多荣誉,您是怎么看待这些荣誉的呢?

 

嘉宾郑子凌:

       大家看到我取得了一些荣誉,可能以为我会比较出众。其实不然,我小学、初中、高中的成绩都不太好,一直都是班级中下的水平。可能是我真的不擅长学习那些科目,即使我付出比其他人再多的时间,成绩也不见提升。可以说我是在一种“不自信”的心理环境中长大的。但是到了大学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尝试没体验过的事情。于是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比赛,能晋级省赛并获奖更是在我意料之外。正是获得了这份荣誉,让我觉得我也是可以的,我可以去尝试更多的挑战。所以我参与各种实践、公益活动、组建团队,甚至去年和师兄们一起创业。荣誉慢慢积攒多了,我就越有信心面对困难与挑战。

       当然,成功和失败是并存的,我遇到的失败并不比这些奖状少。但每一次失败,都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实力,让我更清楚自己有哪些不足。这更加激励我往前行的方向努力。前几天有师弟问过我,每一场比赛都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参与比赛真的有必要吗?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在我的眼中,比赛最重要的是“比”这个字,我能与985、211的同学进行比较,甚至与社会上的人进行比较。让我更明白自己比别人还差多少,我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我还需更加努力。这就是我眼中的荣誉。

 

主持人黄海歆:

您不仅在做志愿者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且您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那么对于创新创业大赛,您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或者经验分享吗?

 

嘉宾郑子凌:

对于创新创业大赛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希望你能想清楚为了什么而参赛。为了验证创新想法也好,为了让创业更进一步也罢,切记不能为了比赛而比赛,或者为了奖项而比赛。

二、既然决定了参赛,那么请认真对待。我在赛场上看到很多准备不足、滥竽充数的项目。请不要浪费时间以及辜负队友、导师们的信任。

三、多思考。还是我最开始提出的3个自问:为了什么而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主持人黄海歆:

看到您在大学期间的实践活动、比赛经历、志愿服务等都十分丰富,您是怎么做到时间上合理的安排呢?

 

嘉宾郑子凌:

      学生还是该以学业为重。虽然说实践经历能收获很多课堂学不到的经验,但是专业知识尤为重要,如果不认真听老师讲解的专业知识,课后可能难以补回或者要用更多时间去理解课本。

       对于各种组织我会有选择地加入的,兴趣虽然重要,但需适量。若加入太多组织,难免会有很多的时间冲突,如果是项目团队,那甚至会拖累整个团队。如果多个实践活动的时间比较宽松,我会根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排序,然后用手机记事本来安排哪天要完成什么工作。

 

主持人黄海歆:

从话语中也可感受到子凌师兄是由衷地喜欢志愿活动,那么您是由于什么契机想要参与志愿活动的呢?

 

嘉宾郑子凌:

      其实从小我父母就教育我要互帮互助,来到大学,宽裕的时间就是我参与志愿活动的契机,把我内心想做的表达出来。

       谈到志愿服务,我更倾向于用专业知识来做志愿服务。我是学软件工程专业的,IT行业能融入各行各业,志愿服务亦然,最近加入志愿网络学院也是为了实践我这一想法。我在排版组工作,排版志愿推文时可以用HTML、CSS等前端知识来编写推文或者将样式修改成心目中的样子。志愿网络学院的各位干部可能知道,每次招新电子问卷生成的Excel表格是十分难翻阅的,尤其是上百字的自我介绍缩在一行表格内。因此我利用python强大的第三方库的特性解析Excel表格,批量生成每位报名者的简历。IT在志愿领域能做的肯定不止这些,我要发掘的路还很长,让我和大家一起努力吧。

 

主持人黄海歆:

在您的资料里可以看到您参加过很多项目,那么可以分享一下您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或困难吗?

 

嘉宾郑子凌:

       让我印象最深的问题是有个项目的内容比较繁杂,时间跨度也大,队员们消极怠工,项目也停滞不前。由于项目主要是在线上沟通,我们觉得是因为队员们线下接触太少了,感情也有点生疏。于是我们决定团队多搞线下活动,比如上学期我们经常一起出去玩,约骑行,约跑步,忙碌的备考期间也一起吃饭。因为这些经常性的小团建,整个团队心很齐,有好事都会相互分享。后来那个项目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

 

主持人黄海歆:

在资料中可以看出您有实习的经历,您能分享一下您在实习前做了哪些准备以及遇到的困难吗?

 

嘉宾郑子凌:

       实习过程中,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学习能力的突破。我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公司用到的技术不再是课堂中的内容,因此我在实习的过程中也是边做边学,下班回家后以及周末也有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这些新技术。


       听完子凌师兄干货满满的分享,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要和我们的师兄互动交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提问接龙环节吧!

 

_

观众

请问您参加志愿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子凌师兄

我的父母从小就给我灌输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的思想。当我上大学有了空闲时间之后,完全可以将空闲时间运用到极致。这对于我自己而言有非常大的意义,对于整个社会来讲,也是一份贡献。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的事情。


 

观众

请问是什么让您坚持做志愿服务的呢?

 

 

_

子凌师兄

       这是我的兴趣爱好所在,所以坚持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做志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朋友,这也是每次参加志愿活动的动力。每次都能遇到这些朋友,让我有志同道合的感觉,并且和他们也有很多共同话题。


       贡献青春智慧,传递志愿精神。听完郑子凌师兄诚意满满的分享,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位优秀榜样催人奋进的力量与信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志愿的真谛,让自己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徜徉,从而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在无限的追求与不懈的奋斗中,让我们一起扬起志愿的船帆,驶向未来更远的彼岸。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志愿在线手机网站